8
JQHB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规格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污泥回流管一、硝化液回流管及污泥回流管二上均设置有水泵。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拦截筛网设置在所述出水区的出水口之前,其为多孔板,所述滤膜组件上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水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曝气器一为充氧曝气器,所述的曝气器二为反冲洗曝气器。
进一步的,位于絮凝区内的搅拌器为立式搅拌器。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MBBR污水处理工艺,其采用上述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
待处理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厌氧区内,进水流量设定为Q,在厌氧区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连通口依次流入缺氧一区、缺氧二区及絮凝区,在絮凝区通过加药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药剂,在搅拌的作用下接着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一回流至缺氧一区前端,污泥回流管一的回流量为0.8-1.2Q,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管排放;
经沉淀区其上清液依次进入生物膜区、出水区,出水区混合液通过硝化液回流管回流至缺氧一区前端,硝化液回流量为1-3Q;缺氧二区混合液通过缺氧二区末端的污泥回流管二回流至厌氧区前端,污泥回流管二回流量为污泥回流管一回流量与硝化液回流量的平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区污泥浓度为3000-5000mg/L;所述缺氧一区、缺氧二区污泥浓度为6000-8000mg/L;所述生物膜区污泥浓度<500mg/L。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区内悬浮载体填充率为30-67%,所述生物膜区DO在1-8mg/L;所述出水区内膜通量18-25L/m2/h,滤膜组件曝气密度8-20L/min/m2;
当填充率为30%-50%时,生物膜区气水比为5:1至8:1,出水区膜通量为20-25L/m2/h,滤膜组件曝气密度为8-15L/min/m2;
当填充率为50%-67%时,生物膜区气水比为7:1至10:1,出水区膜通量18-22L/m2/h,滤膜膜组件曝气密度12-20L/min/m2。
进一步的,生物膜区的出水氨氮≤2mg/L,生物膜区出水TN≤8mg/L;当生物膜区出水氨氮>2mg/L时,提高生物膜区DO 10-20%,直至生物膜区出水氨氮≤2mg/L,保持此时DO不变;当生物膜区出水TN>8mg/L时,降低生物膜区DO 10-20%,直至生物膜区出水TN≤8mg/L,保持此时DO不变。
进一步的,经出水区出水口排出的水指标为:出水TP≤0.2mg/L或TP去除率≥90%,出水TN≤8mg/L,出水SS≤6mg/L,系统TN去除负荷≥0.1kgN/m3/d。

本发明的显着特征是,利用DPB(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释磷并吸收碳源储存能量后,可以利用硝酸盐代替氧作为电子受体过量吸磷的特点,让好氧聚磷的过程在含有分子态氧硝酸盐氮的缺氧区即可实现,就是说,利用DPB的特点,可以在经过缺氧区后,污水中的磷素即转移至污泥中,允许在缺氧段后端即可设置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而不必设置在好氧区后。
JQHB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规格
起泥水分离作用的沉淀区位于缺氧区后,整个生化反应的中段,而非传统的生化段末端(曝气区)。沉淀区后上清液进入的生物膜区,生物膜区内无活性污泥,利用载体上的富集的微生物膜对氨氮进行硝化,实现了在一个系统内存在两种污泥浓度,厌氧区、缺氧区内污泥浓度高,进行释磷、聚磷和硝酸盐氮的反硝化,起硝化作用的生物膜区内污泥浓度则很低。
出水进入后续的出水区后,混合液中的SS浓度低,可以减少对出水区内膜组件的磨损,延长系统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