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湘西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选峻清 厂家包安装
采用成熟的A/O生化处理工艺+砂滤、碳滤过滤工艺,具有良好的去除污水中的物和较好的脱氮功能,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大大降低污泥的生成量;
采用新型填料,挂膜快,寿命长,处理;
砂滤、碳滤过滤器采用高密度过滤装置,可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充分考虑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将其影响降低至低程度;
采用集中控制、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性、稳定性。
系统处理设施可全部设置在地表上,便于日后操作、维护。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3,池直径一般采用4-7m;
2.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
3.中心管内流速≤30mm/s;
4.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1)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
2)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3)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
4)反射板表面对水平面的倾角为17°;
5)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出水面≥0.4m;
6.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长宽比以3-5为宜;
2.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初次沉淀池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m/min;
8.排泥管直径为<200mm;
9.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10.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沉砂池
1.一般规定
1)沉砂池去除对象是密度为2.65/cm3,粒径在0.2mm以上的砂粒;
2)城市污水沉砂量可按106m3污水沉砂15-30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其密度为1500kg/m3;
3)砂斗容积应按2天内沉砂量计算,斗壁与水平倾斜角不小于55°;
4)人工排沙管直径≥200mm;
5)沉砂池高不宜<0.3m;
6)沉砂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
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大流速0.3m/s,小流速0.15m/s;
2)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3)有效水深一般为0.25-1m;
4)每格宽度不小于0.6m;
5)池底坡度0.01-0.02。
3.竖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大流速为0.1m/s,小流速为0.02m/s;
2)进水中心管大流速0.3m/s;
3)流量大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曝气沉砂池设计数据
1)水平流速为0.1m/s;
2)旋流速度为0.25-0.3m/s;
3)流量大时停留时间为1-3min;
4)有效水深2-3m;
5)曝气量为0.1-0.2m3空气/m3污水;
6)宽深比1-2;
7)长宽比可达5;
8)空气扩散装置距池底0.6-0.9m。
涡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水力叶面负荷约200m3/(h?m2);
2)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s;
3)进水渠道流速
a.流量大时的40%-80%时为0.6-0.9m/s;
b.流量小时>0.15m/s;
c.流量大时≤1.2m/s。
4)进水渠道直段长度为宽度的7倍且不应<4.5m;
5)出水渠道宽度为进水渠道的2倍;
6)出水渠道与进水渠道夹角>270°;
7)沉砂池规格
污泥泵比进水泵小,一般80%回流到调节池一般进水的60%左右。
空气干管和主干管的经济流速可采用10~15m/s;通向扩散装置的空气竖管和支管,其经济流速一般采用4~5m/s;空气管道的压力损失一般控制在1.0m以内,其中,空气管道的总压力损失控制在0.5m以内。由于扩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故设计中一般规定空气通过扩散装置的阻力损失为0.5~0.6m,对竖管或穿孔管可酌情减少。该文章来自转载,谢谢借阅。
湘西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选峻清 厂家包安装